找到相关内容97篇,用时16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一种精神科学?——佛教与西方思想的对话之四

    自己,眼睛不能看自己一样。因此人们在此和在绝大多数的这类例子中,区分出两种推论或逻辑:一类是以相对真理为基础的,也就是属于常识范围的;另一类则以绝对真理为基础。在这后一种情况下,最终的分析揭示,如果意识... 马蒂厄——在相对真理的方面,意识的每一个时刻都诞生于和一个启动某种感觉的对象的接触。人们因此可以说在感知的每一个时刻,对于每一个客体,都有一个主体,尽管有着表面的连续性,感知和推论思想都在每时每刻...

    让—弗朗索瓦·勒维尔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74945118.html
  • 佛教是一种精神科学

    眼睛不能看自己一样。因此人们在此和在绝大多数的这类例子中,区分出两种推论或逻辑:一类是以相对真理为基础的,也就是属于常识范围的;另一类则以绝对真理为基础。在这后一种情况下,最终的分析揭示,如果意识作为...?   马蒂厄——在相对真理的方面,意识的每一个时刻都诞生于和一个启动某种感觉的对象的接触。人们因此可以说在感知的每一个时刻,对于每一个客体,都有一个主体,尽管有着表面的连续性,感知和推论思想都在...

    让—弗朗索瓦·勒维尔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90546414.html
  • 宗密〈原人论〉三教会通平议

    是以所证之真心,全拣全收前二教,故为了义教。  依宗密的思路,绝对的真理(了义、实教)只有一个,但相对真理(不了义、权教)必须两存而会之为一。一切相对真理相对而非绝对,故须全拣:一切相对真理可会通于...”“会取”“融”“融会”“融通”诸词,而主张宗密“会通”与“和会”二词在用法上的区别。他认为〈遥禀清凉国师书〉及《大疏》,属宗密相对早期的著作。而后来在《疏钞》中用语则略有不同,已不使用“会通”一词,...

    王开府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15946830.html
  • 宗萨蒋杨钦哲仁波切著:近乎佛教徒(2)

    如此而且仅止如此。所有的晚礼服及泳装、灯光及唇膏,都将没有必要。也正因如此,我们有选美大会的展现,而且在目前,这些景象是美丽的,如同我们现在已经熟悉的那个和合而无常的火圈一般。  相对真理:有“某种程度”的存在  在佛教哲学中,一切为心所觉受之事物,在心未觉受之前不存在;它依存于心。它不独立存在,因此它不真实存在。但这并不表示它没有某种程度的存在。佛教徒称这觉受世界为“相对真理”--这是被我们凡夫...

    宗萨蒋杨钦哲仁波切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00547903.html
  • 唯识宗语言哲学初探:名言及其意义的生成与消解

    理体非语言所能充分表达、表现,但语言仍可作为人悟的线索而具相对可用性;三是经修行而证得的真如是离言的、不变的体性,心之解脱首先是从由语言所构成的意义世界中脱离身、心。这样,语言真理观不仅可看作对“理体...是指由“心”所变现出来的“事”,当然此“事”仅具“假有”地位;第三、四两种俗谛则是由“心”所变现出来的“理”。胜义谛中,前三真谛是“施设差别”,即以“名言”形式存在的“相对真理”,第四真谛则唯有圣者...

    杨维中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543161691.html
  • 窥基与唯识宗的创立

    四两种俗谛则是由“心”所变现出来的“理”。胜义谛中,前三真谛是“施设差别”,即以“名言”形式存在的“相对真理”,第四真谛则唯有圣者内心所独知,不是心所变现的理,而是“废诠谈旨”、不可言诠的究极真理。在...一切,唯真非俗。”至于其余三俗谛和三胜义谛则处于上述“两极”之间而具“相对真理”地位。窥基说:  第四,胜义不能自胜,待于四俗故名胜义。故前三真,亦名为俗。第一世俗不能自俗,待于四真名为世俗,故后三俗...

    杨维中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9223073524.html
  • 佛教的见地与修道

    之间存在着某种干扰或滤光镜的话,所得到的见解就称为无效的或相对真理;两者之间没有干扰或滤光镜存在,所得到的见解就是绝对真理。换句话说,相对真理就是透过滤光镜的“它的显现”,绝对真理则是实相没有透过滤光...下,有些从绝对的观点、有些从相对的观点来说的,那么这些看起来矛盾的东西就不会再让你感到困惑了。依据弟子和他所能领悟的程度,有时候佛陀从相对真理的观点开示“它的显现”,其他时候则开示“它的本性”。 第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60876305.html
  • 佛法概要-宗萨钦哲仁波切开示

    对我们而言他看到的是相对真理,因为他使用药物,这有许多意义在其中,必须非常小心,当我们说这是相对真理时,并不是指他所看到的这些鳗是相对真理,而是指他的心被外物迷惑。对我们来说,我们并没有使用药物,所以我们的看法是绝对的真理,大家要注意相对和绝对的差别,并非在于客体(地毯和鳗),而是在于主体,那个了解事物的心不同。   另一种状况是,这是个多数人所统治的世界,从无始以来,大部分的人都使用药物,都...

    宗萨钦哲仁波切

    |基础|佛教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9/11/08564493513.html
  • 佛教的伦理价值

    推崇与信赖。基于此,佛教与科学并不构成实质性冲突。佛教把智慧或认识分为俗真二谛,在佛教看来科学只能在“有为法”的层面获得相对真理(俗谛),解决有限的问题,而达不到绝对真理(真谛),无法解决人生的根本...佛教承认“存在”有其本来面目(“法尔如是”),并肯定觉悟便是“洞见诸法实相”,也就是“如如”即如存在之本来的样子认识之。佛陀是真理的觉悟者,而不是真理的缔造者,这种“依法不依人”的客观精神是极富理性色彩...

    李远杰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391940738.html
  • 上师的特质

    一个平凡人。在朋友眼里,我也永远是他们的朋友,他们一向的观点和态度从未改变,认为朋友就是朋友,因此想度化他们也就相对地困难了。  一位上师所奉行的真理,就是启发弟子的智慧,为达此目标,常行各种方便善巧。...上师的加持。上师的可贵,就是以真理拟人化的譬喻来教导我们,让我们方便了解,这就是金刚乘上师的特质;而不是一副道貌岸然的样子,然后把真理模糊化,让我们看到的真理永远是世俗的相对法。金刚乘的上师不会如此,...

    洛本仁波切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454141174.html